三个媒体 一样出彩
2007-03-28

司报求新  网站求快  墙报贴心


“每期的潘高寿司报我都细心研阅,欣赏……。”资深传媒人、中国医药报主任记者黄每裕来信如是说;“版面漂亮,比我们的《广州人》报(广州报业内刊)还好……”《足球报》摄影部梁嘉建主任手捧司报一再对我说;“‘评论’写得好,让评委们难以取舍。”广州企业报新闻工作者协会周丽华副会长向我直白;就连同行《王老吉》报主笔熊炬也不吝赞词:“你们的照片、标题做得好……”。所言不虚。去年《潘高寿》报分别从广州新闻出版局和电视广播局以及广州地区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办的“好新闻”评比中拿回14个奖(包括消息、评论、版面、摄影、专栏、标题等项),这是《潘高寿》报零的突破!且奖数在广药同行司报中居前三甲,十分难能可贵。同时,网站打开一片天;墙报也开辟新园地。


成绩归功于公司、部门的领导,也与资讯部同仁的支助分不开。此外,奖誉是美丽的鞭策,感着热情与压力,对执行主编的要求更高,亦喜亦忧。这两年来,我们奋力办行业一流的媒体,使之成为企业政宣的喉舌、品牌传播的号角、业绩展现的窗口、思想交流的平台。可喜日见其功。看,三管齐下,有的放矢,各显所长(见图)。司报主打、内容创新,不断增加新栏目反映新人新事——“员工之星”、“要闻述评”、“人物定镜”、“品味世图”等都是读者喜看乃至获奖的栏目;网站联动,新闻快捷。对公司大新闻采写快速,当天上网,更显摄影专长,以连环图式作报道,别出一格;墙报辅助,大幅图片与直白的文字,直达员工心窝。


然而,天外有天,那敢自鸣得意。可况本身多缺点。不久前我带上司报去向行家(新闻专业与美术设计专业的权威)讨教。约会《羊城晚报》社社委、前要闻部主任、现任《新快报》总编张克眉(韬奋新闻奖获得者)。熟不拘礼,她赞弹爽快;幸会中国最具影响力十大平面设计师之一、广州市广告协会会长黑马大叔,他侃侃而谈。多少金石良言,果有“胜读十年书”之感!


专家教路,心明眼亮。感到任重而道远。其实,要办好报应正视和解决一个“意识”,两个“组织”的问题。要意识到,企业报确实是政治宣传与品牌传播并重的利器,只是其影响效力是潜而默化的、间接的,故常被轻视。同时,要认识到,企业新闻媒体的工作也是一项系统的工程,是综合性广、专业性强的脑力劳动——涉及新闻、经济、写作、美术、摄影等学科与技能。故此,办好报需要专才,更要通才;要主动,更要及时;要热诚,更要毅力。其实,一份好报是策划出来的。故“两个组织”不可或缺。一是“组织机构”(编辑部等),二是“组织策划”。选题、采访、写稿、编辑、板式设计、印刷等等环环紧扣,没有组织策划,出来的只是一堆公文式的、拼凑型、味同嚼蜡的文字垃圾,所以,办好企业报的关键是定位要高,“叶公好龙”者不行。而要出“精品”,意味着采、写、编等方方面面都是一流的,因而要比做“一般”的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非予适当的权威与物力支持不可!


目前我司媒体基本上做到好、快、省。而三合一的办媒体方式于行业是首例,所用的人力物力却是“最省”的。一路走来,很不容易!故不足之处要补充与改进。本人投身司报只二年,还要向《中一药业》《王老吉》以及广州其它行业的优秀企业报学习。当然,办好报领导是关键,同时只有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贴近生产经营,贴近员工,司报才有生命力。对此,本人有信心,有能力。基于有20年企业宣传工作的历练、写下大量的文字,拍得大量得图片,纪录与反映得尽是潘高寿发展的进程。至今已在《羊城晚报》《南方日报》《广州日报》等20多个新闻媒体刊发文图数以百计。一件件事件;一个个片段,就是历史,也是老字号的血脉。因之,为企业留下细节,难;一以贯之,更难!惟有使命感,还凭执着坚强的心,把经历与成绩化作经验与动力,其势不可挡,何惧困阻呢!期望在“基础管理年”中活用好管理这法宝,使《潘高寿》报再增色添彩。


                               


                                 (文/ 刘泽恩)